展示柜货号:未知 從競技到經濟 賽事引領消費升級
每周二下班后,家住成都玉林小區的市民張偉都會和朋友相約打羽毛球。他們的運動場地是四川省體育館,距小區不遠,步行就能到達。
四川省體育館是成都的地標建筑之一,大運會期間,這裡將主要承辦籃球比賽項目。乘著大運會東風,這個有著35年歷史的老場館通過改造迎來新變化——設施更齊全,而且,可滿足了各年齡段的人群鍛煉需要。
舉辦國際和全國性高級別體育賽事,是建設世界賽事名城的核心。鐵人三項世界杯、國際網聯世界巡回賽青少年年終總決賽、國際籃聯3對3世界巡回大師賽……2023年,成都體育賽事呈現出強勁復蘇態勢。與此同時,隨著大運會進入倒計時,不少消費場景加速布局體育經濟的步伐,將運動業態融合進商業項目中,賽事經濟正成為引領消費升級的新動力。
今年夏天,鳳凰山體育公園專業足球場配得上一個“燃”字!2023中國足協超級聯賽開賽以來,熱烈的氛圍猶如盛夏的氣溫,一浪高過一浪。體育場上空回旋著“雄起”的吶喊聲,競技體育的魅力正深刻影響著成都。
近年來,隨著世界賽事名城建設的推進,全民運動熱情高漲。根據2022年成都市體育局發布的《成都市“家門口”全民健身基礎設施意願調查報告》,成都市體育人口比例已達48.6%。這一數字,意味著成都提前達到《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與《體育強國建設綱要》中提出的體育人口比例——“2025年達到38.5%”“2035年達到45%以上”的要求。
體育,正在融入成都人的生活。那些在大街小巷、公園綠道上的跑友們,見過一年四季清晨6點的成都﹔而在人民網發布的“人民愛健身”《2022國民健身趨勢報告》中,成都的健身愛好者更喜歡晚上健身,從而產生了鍛煉“晚高峰”。
不僅如此,飛盤、陸地沖浪板等小眾新穎的運動類型也正進入大眾視野。根據近日仲量聯行發布的《2023年上半年成都商業及物流地產市場報告》,成都全民運動熱情高漲,這些小眾新穎的運動類型已逐步融入居民生活中,相關細分門類的專業場館也在購物中心開店,如格斗、空中瑜伽、馬術俱樂部等。
14日下午,許多滑冰愛好者聚集在萬象城滑冰場。“作為成都市內第一家商業真冰場,我們把北方常見的體育項目帶到西南地區,顧客在逛街、購物、休閑消費的同時,也能擁有不一樣的運動體驗。” 成都冰紛萬象滑冰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運動體驗與觀賞性俱佳的冰上運動給消費者帶來近距離接觸滑冰運動的機會,豐富了購物體驗。
除滑冰場外,健身中心、瑜伽館等也紛紛涌現,成為新建商業綜合體的標配。同時,兒童運動需求的增長也促使溜冰、跆拳道、武術等細分領域的兒童運動場館出現在各大商場,一些體驗性較強的攀岩、射擊等市中心少見的戶外項目也能在購物中心進行體驗。
全民運動熱情高漲的背后,成都走出一條從競技到經濟的發展之路。在世界賽事名城建設的紅利下,成都體育產業總規模比10年前增長了約5.7倍。2022年,成都體育產業總產值達1005億元、增加值達385億元,比2018年分別增長59%、79%。
近年來,成都全力推進世界賽事名城建設,促進體育產業建圈強鏈、整體成勢,以賽營城助力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成都市“十四五”世界賽事名城建設規劃》提出,成都將於2025年建成世界賽事名城,每年舉辦國際和全國賽事達50項以上,體育賽事對相關產業的拉動效應超300億元。成都還提出,構建現代體育產業矩陣,重點布局高端體育競賽表演業、戶外休閑運動業、體育培訓服務業、體育生產性服務業等。近3年,成都累計簽約重大體育產業項目115個,金額超870億元。
自古因商而立的成都,厚重的商業歷史文化孕育了休閑之都、消費中心的底蘊。賽事經濟成為消費升級的新動力。仲量聯行發布的《2023年上半年成都商業及物流地產市場報告》觀察到,今年上半年,配合本地消費者多元包容、接納度高、邊際消費傾向強等特點,更多體育品牌高能級門店選址成都,如始祖鳥中心、Patagonia中西部首店、Honma全國首家城市中心店等。
仲量聯行中國區零售地產及消費研究負責人朱建輝表示:“成都正積極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依托大型國際賽事而起的賽事經濟是創建之路中的重要抓手。消費端,全民運動、健康意識的培育正重塑消費市場新趨勢,持續驅動運動全品類商品與非商品業務的增長,成為消費市場結構性復蘇的亮點。”
加強賽事經濟對消費的助推作用,《成都市“十四五”體育產業建圈強鏈發展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展望》已經明確,到2025年,成都體育產業總規模將超1500億元,體育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2%,全市體育消費總規模突破800億元。(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李艷玲)
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人民日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舉報郵箱:人民網服務郵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舉報郵箱:rmw